9月,雪域高原的风带着初秋的凉意,却挡不住一场跨越11年的温暖重逢。
在青海玉树州觉拉乡,一位藏民冒着风雨、拄着拐杖,清晨7点便来到韶关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丘韶琼的住处,只为让“光明使者”再看看自己的眼睛;而这样的信任与期待,早已在11年前的一场“千里送光明”中埋下伏笔。
时间回溯至2014年11月,63岁的青海玉树孤寡老人东达曲措正陷入黑暗的困境——她左眼早已摘除眼球,右眼因严重白内障视力仅0.04,生活完全无法自理。
尽管在玉树、西宁等地辗转求医,但受当地医疗条件所限,她始终未能获得有效治疗。转机来自广东顺德的志愿者:彼时服务队在觉拉乡开展敬老活动,得知老人困境后,第一时间联系长期合作的韶关爱尔眼科医院,一场“千里光明”计划迅速启动。
11月10日,东达曲措在青海省玉树州儿童救助协会爱心人士的陪同下抵达韶关,韶关爱尔眼科医院立即为她开通绿色通道,完成术前检查;次日,眼科手术顺利实施——医护团队不仅为她分离粘连的瞳孔,还完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与人工晶体植入;12日纱布揭开的瞬间,老人眼中重新映出色彩,术后视力直接恢复至0.6。
“扎西得勒!扎西得勒!”东达曲措握着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手,反复用藏语表达祝福,泪光与笑容交织的画面,成为这场公益行动最动人的注脚。
这场跨越千里的救助,并非偶然的善举,而是韶关爱尔眼科医院公益初心的起点。自2012年落户韶关起,医院便联合各社会各界公益组织,持续推进低收入白内障患者公益救助行动:截至目前,已为3万多名低收入家庭白内障患者成功实施公益手术救助,更将“光明版图”拓展至雪域高原。
11年后的2025年9月,爱尔眼科粤北区总院长曾广川带领的眼科医疗队重返玉树,兑现“长期守护”的承诺。
在觉拉乡佛学院,他们从早9点忙至下午3点,为100余位藏民提供义诊服务,午饭时间仍有藏民不间断地前来寻医问诊;在玉树万康藏医院,半天时间便为50多位藏民及家属完成免费眼科检查。
从为东达曲措一人“千里送光明”,到为高原群体“批量送健康”,11年间,韶关爱尔眼科医院用脚步丈量公益的长度,用专业守护高原的光明。
“白内障在5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60%,70岁以上更是高达90%,许多老人因恐惧或经济问题错过治疗。”韶关爱尔眼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医院将继续深化与公益组织、政府部门的合作,让“光明之约”跨越更多山海,为更多低收入白内障患者点亮重见世界的希望。
文、图|记者 欧阳志强